2007年6月4日 星期一

溫柔月夜

 




曾經有過幾次讓我印象深刻的月色.

 

小時候的元宵節,我們習慣到姑姑山上的婆婆家過.一群孩子拿著紙製的燈籠,從雜貨店買來的一袋燈籠裡,通常分別有黃色,粉紅,藍色,綠色為底色,加上中國水彩花卉或是樹枝上的小鳥圖案,我們幾個孩子,一人選一個,把蠟燭放在燈籠底座,點燃之後拉起燈籠,再把竹筷綁在最上方的鐵絲上,然後大人們帶著我們,走出老房子門口,穿過夏天拿來曬稻穀的廣場,往山邊的小路走下去.


由小徑直直往下走,可以接到田邊,印象中的元宵時節,田邊都是荒蕪的,我們腳踩在乾硬的田埂上,往前走,在這個時候,月色越朦朧越好,才能顯得燈籠光芒的獨一無二.在夜色裡,我們靠著燈籠裡搖搖晃晃的燭火,沿著田埂走,前面帶路的大人好像要去哪裡探險一樣拿著手電筒往前照.風一吹動燈籠,燭火搖曳,常常一不小心燈籠就燒了起來,我們常常比賽誰的燈籠最後還能留著,看到別人的燈籠燒掉了,自己的卻還好端端的在手上,總有一種得意的感覺.

 

明明是隆冬季節,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印象中卻總是可以聽到蟲鳴聲,猛的從路旁的草叢裡竄出來.

 

最後一次在山上過元宵,那天的月色明亮的不像話,整片月光燦爛的舖滿大地,我們一樣拿著燈籠要出外探險,卻發現月色實在太明亮了,走在沒有路燈的小徑上卻像是白天一樣,我們的燭火也因此黯然失色.但是看著明亮月光投射出地上自己的影子,月光下的影子搖搖晃晃,那天是難得的好天氣,我的童年卻有一種就要結束的預感.

 

果然,後來再也沒有在元宵節提過燈籠了,但是一直到現在,還是對那種紙做的最簡單的燈籠有很強烈的好感.

 

前天和你去外澳的海邊,晚上在海邊等著民宿老闆強烈推薦我們一定要好好欣賞的月出.

 

我們手牽手站在海邊的堤防上,這天是接近月圓的時分,我一邊想著會看到怎樣的月出一邊看著海面,月亮早已升到該露臉的位置,偏偏就是讓烏雲給擋住了,天色不是很好,但是我們看著海面靜靜等待.遠方傳來其他人在海灘開party的嘻鬧聲,和我們這裡的寂靜,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.

 

等了很久,月亮終於從層層雲堆中探出頭來;一瞬間點亮海上的波光,水波溫柔的帶著月光滑動,一波波海浪湧來,好像把月色從很遙遠的天際帶到我們眼前.

 

"好漂亮."

 

這個時刻我除了這三個字,說不出別的話來.

 

月夜如水,我終於感受到了.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